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裴忌陈朝 522 — 5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2—594 【介绍】: 南朝陈河东闻喜人字无畏
裴之平子。
少聪敏,有识量。
起家梁豫章王法曹参军
侯景之乱,招集勇力,从陈霸先征讨。
破王僧智军,表授吴郡太守
陈建国,征为左卫将军
陈宣帝时,历都官尚书封乐安县侯
后奉诏监吴明彻军。
南平,授豫州刺史
善绥抚,甚得民和
吕梁军败,囚于北周,授上开府
隋开皇中卒于长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陈详陈朝 523 — 5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3—564 【介绍】: 南朝陈宗室,字文几
少出家为沙门
善书记
陈霸先侯景,召令还俗,配以兵马,从定建业
入陈,为陈留太守封遂兴县侯
文帝天嘉三年,累迁至吴州刺史
五年,讨周迪,败死。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玚陈朝 523 — 57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3—576 【介绍】: 南朝陈琅邪临沂人字子玙,或作子瑛
王冲子。
沉静有器局,美风仪。
梁元帝时,位太子中庶子
陈霸先入辅,为司徒左长史
入陈,迁守五兵尚书
文帝即位,累迁太子中庶子
宣帝时,历中书令吏部尚书,终尚书左仆射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沈君理陈朝 525 — 5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5—573 【介绍】: 南朝陈吴兴人字仲伦
博涉经史,有识鉴,陈霸先南徐州,甚器重之,命尚会稽长公主,及霸先称帝,拜驸马都尉,出为吴郡太守
是时兵革未宁,百姓荒弊,乃招集士卒,修治器械,深以千理见称。
文帝嗣位,迁左民尚书
位终尚书右仆射
谥贞宪
全陈文·卷十二
君理字仲伦吴兴人
起家梁湘东王法曹参军武帝京口,命尚会稽长公主,辟府西曹掾,迁中卫豫章王从事中郎,加明威将军、兼尚书吏部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监吴郡
陈受禅,拜驸马都尉封永安亭侯,出为吴郡太守
文帝即位,徵侍中,拜明威将军丹阳尹,授左民尚书,领步兵校尉,改前军将军,监南徐,出为仁威将军东阳太守,父忧去职。
宣帝即位,除太子詹事,迁吏部尚书,以女为皇太子妃,赐爵望蔡县,加侍中,迁尚书右仆射太建五年卒,赠太子少傅、翊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贞宪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琳南梁末至北齐 526 — 5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6—573 【介绍】: 南朝梁末、北齐时会稽山阴人字子珩
出身兵家,少好武,因姊妹并入梁元帝后庭,得在左右,遂为将帅
王僧辩侯景,拜湘州刺史
果劲绝人,倾身下士,深得兵心,元帝疑忌之,出为广州刺史
西魏江陵元帝赴援,除湘州刺史
率师至长沙江陵已陷,元帝被杀,遂割据一方,求援北齐,立梁永嘉王萧庄,与陈霸先抗衡。
后为陈军所败,与萧庄奔齐。
齐以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特进侍中进封巴陵郡王
陈宣帝太建五年,陈将吴明彻北齐战败,被擒杀。
全梁文·卷五十九
字孝璋琅邪人
南徐州秀才,尚义兴公主,拜驸马都尉,累迁中书侍郎员外散骑常侍,终司徒左长史
(案后梁别有王琳,见卷六十八。)
全梁文·卷六十八
王琳(《酉阳杂俎》作韦琳),明帝时中书舍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华皎陈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晋陵暨阳人
梁时尚书部令史
侯景乱起,事王伟
陈茜(陈文帝)为所囚,遇之甚厚。
景平陈茜吴兴太守,以为都录事
入陈,历事武帝文帝废帝三朝,官至湘州刺史
废帝光大元年安成王陈顼专权,刘师知韩子高等谋夺权,被杀。
与刘、韩均文帝亲信,遂联结北周、后梁起兵反,被吴明彻等击败,奔江陵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韦载陈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京兆杜陵人字德基
韦正子
博涉文史,沉敏有器局。
起家法曹参军,迁寻阳太守
王僧辩侯景乱,历位琅玡义兴太守
陈霸先王僧辩据郡抗命,后其族弟韦翙陈霸先书及梁敬帝敕见之,乃解兵降。
入陈,位散骑常侍太子右卫率。
陈文帝天嘉初,以疾去官。
屏绝人事,居江乘白山
陈宣帝太建中,卒于家,时年五十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韦翙陈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京兆杜陵人字子羽
韦载族弟。
少有志操,以仁孝闻名。
陈霸先南徐州刺史,召为征北参军
曾奉陈霸先书劝兄韦载解兵降。
入陈,迁骁骑将军
素有名望,每大事,帝恒令侠侍左右,时人荣之,号曰“侠御将军”。
出为宣城太守
文帝天嘉二年,预平王琳封清源县侯
宣帝太建中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萧摩诃陈朝 532 — 6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2—604 【介绍】: 南朝陈兰陵人字元胤
少孤。
果毅有勇力。
梁元帝承圣初,随陈霸先(陈武帝)北讨侯景,收为部将
陈,宣帝太建中,屡攻北齐,斩将夺旗,累积战功,有“关、张”之称。
谯州刺史右卫将军
陈末,为南徐州刺史,镇京口
总管贺若弼战,败绩。
陈亡,入
隋文帝嘉其壮勇,授开府仪同三司,寻从汉王杨谅(文帝子)至并州
杨广杀害文帝即位炀帝摩诃并州举兵反,兵败被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陈昌陈朝 537 — 560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陈昌 献王 560年—560年 陈武帝第六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7—560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敬业
陈武帝第六子。
明习政事,明于义理。
陈霸先侯景与宣后、陈茜所囚。
乱平,拜长城国世子吴兴太守,时年十六。
旋赴江陵江陵陷,被迁往长安
陈茜时湘州封衡阳郡王
令主书舍人缘道迎接,渡江时船破溺死。
谥献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慧弼陈朝 538 — 599年3月15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9 【介绍】: 南朝陈僧。
常州宜兴人俗姓蒋
幼聪颖,时许为王佐才
陈初,于惠殿寺出家,习《成实论》。
文帝时,游诸讲肆,精通玄极。
宣帝时,敕住长城报德寺,讲《涅槃》、《法华》等经,风动一时。
寻诏入
后归住常州安国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常州宜兴之蒋氏。
玄略
父元晛。
季父元举
皆有名位。
幼神爽。
见者嗟异焉。
永定二年
陈室龙兴
武帝躬纡衮冕。
为剪周罗
诏上方给三衣什物。
仍师事慧殿寺领法师
领盖东南僧望也。
始从之受成实。
弱冠依宝梁明上弘新实天宫晃公。
敷心论。
遂精研力究。
而六足八犍。
四真五聚。
若指诸掌。
天嘉元年
乃去小务大。
学四论于绍隆哲公。
阅数旬该贯玄极。
然慧解沈郁。
词吐抑扬。
而名声益重矣。
太建十年
诏居长城报德寺
讲涅槃法华。
瓶锡盈堂。
簪裾满席。
禀戒承归者如市。
属哲公垂灭。
遣使招之。
付以曲几麈尾经书等。
以托后事。
南内附。
因归乡里。
缮治陈武所营安国寺而老焉。
真观法师为制寺碑。
文载别录。
开皇十九年正月疾。
三月十五日奄尔而化。
春秋六十有二矣。
华阳山
弟子慧方立碑。
释慧弼
姓蒋氏
常州义兴人也。
玄略以忠孝登朝。
父元贶以才华待诏
咸佩印绶并奏弦歌。
季父元举陈世公功。
庭列鼓钟路横骖驷。
车马之客填阶。
琴啸之宾盈席。
青襟之年神爽。
咸异嗟曰。
此子若逢凤德。
终为王佐之才。
既挺龙颐。
必有封侯之应。
情存出俗。
因而答曰。
无为之贵可以娱情。
有待之烦徒劳人耳。
于即蔬素迁迟便思脱躧。
武龙大兴元福。
永定二年
躬行衮冕为剪周罗
三衣什物一时通给。
乃伏业于惠殿寺领法师为弟子。
领东南竹箭震泽风声。
王族望僧涂香是属。
亲承雅训听受成实。
年登弱冠握锥淮海。
值宝梁明上盛弘新实。
天宫晃公又敷心论。
遂穷神追讨务尽教源。
所以六足八揵四真五聚。
明若指掌罔或有遗。
天嘉元年游诸讲肆。
旁求俊烈备见百梁
悟茅茨之陋。
频涉三休。
恨土阶之鄙。
乃去小从大徙辙旧章。
听绍隆哲公弘持四论。
才经一悟功倍常徒。
研味数旬精通玄极。
是知大智本行。
与日月而齐明。
称普闻
将风云而共远。
然其神思沈郁词吐抑扬。
剪万古之盘根。
朗百年之闇室。
浙左饮德更甚江东
太建十年
下敕于长城报德寺
讲涅槃法华。
瓶锡盈堂簪裾满席。
质疑请道接踵成林。
禀戒承归排肩如市。
莫不谓百步之香草或千年之圣人。
爰至哲公将乎大渐。
仍遣使者召还京室。
鸾几麈尾经书义疏。
预是讲仪一皆付嘱。
欲令法轮不断佛种相仍。
顶受遗令时满六年。
敷演论经各盈十遍。
传授之美复见伊人。
隋师伐罪陈运受终。
思报地恩言旋故里。
安国寺陈武所营。
基趾仍存房庑彫坏。
蒙犯霜露振锡扬烟。
广率良朋愿言修理。
故得寺宇光华门房俨丽。
真观法师制寺碑曰。
花塼锦石更累平阶。
秋莲还庄竦塔。
月临月殿。
粉壁照于金波。
云映云台
画梁承于玉叶是也。
至于经像缮修钟磬镕范。
其为法利胡可胜言。
开皇十九年正月
忽抱气疾便觉弥留。
至三月半午时从化
春秋六十有三。
窆于华阳之山。
学士慧方陪随岁久。
义解钩深。
堪任传灯。
咸以付嘱。
乃立碑于寺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炎南宋
全宋文·卷四六六九
王炎字公明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绹子。
以父荫入仕,绍兴间司农寺丞
乾道二年两浙路计度转运使,除直敷文阁知临安府
四年二月兵部侍郎,赐同进士出身,除签书枢密院事
五年权参知政事,除为四川宣抚使
七年,拜枢密使,依前四川宣抚使任职。
九年,罢政,提举宫观
淳熙元年潭州,以臣僚论列落职,袁州居住。
随起知荆南府,复资政殿大学士
后以通议大夫致仕。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四四、选举九之一九、选举三四之一八、食货四四之一○、兵一之二四,周必大兴国太守赠太保王公绹神道碑》(《文忠》卷二九),《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七,《咸淳临安》卷四七,《宋史》卷三四、九七、二一三、三八四。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萧方智南梁 542 — 5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2—557 【介绍】: 即梁敬帝
字慧相小字法真
南朝梁元帝第九子。
武帝太清三年封兴梁侯
元帝承圣元年封晋安王,出为江州刺史
元帝被杀,王僧辩陈霸先以为梁王太宰承制
北齐王僧辩贞阳侯萧渊明建康,以方智皇太子
霸先僧辩,废渊明,立为
在位三年。
霸先代梁,废为江阴王
不久被杀。
全梁文·卷十八
帝讳方智字慧相小字法真元帝第九子。
太清三年封兴梁危。
承圣元年封晋安王
三年十一月,为太宰承制四年七月贞阳危人嗣,以为皇太子九月即位,十月改元绍泰明年九月改元太平
在位三年,禅于陈。
封江阴王
寻遇弑,追谥曰敬皇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韦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杜陵人字超盛
韦载弟。
少通悦不羁,博涉经史,明阴阳,尤善相术。
初仕,官中书侍郎
后依陈武帝,官散骑常侍
聘于北周,识杨坚,语之曰:“公相贵不可言,愿深自爱。
陈后主至德间,知陈将亡,尽货田宅,客居僧寺。
,授上仪同三司,除光州刺史
以仁义教民,道无拾遗。
后召还,卒于长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陈慧纪陈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元方
陈武帝从孙。
涉猎书史,负才任气。
陈霸先侯景
入陈,封宜黄县侯,除黄门侍郎
后主祯明元年,以功位至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依例授仪同三司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萧庄南梁 548 — 577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萧庄 天启 558年三月—560年二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8—577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元帝萧绎孙。
帝立,封永嘉王
魏克江陵,庄年甫七岁,王琳迎送建邺
梁敬帝立,出质于齐。
敬帝太平二年陈武帝将受禅。
王琳于齐,以主梁嗣。
陈武帝永定二年位于郢州改元天启王琳总其军国。
陈文帝天嘉元年王琳为陈将侯填所败,奔齐,封梁王
北齐亡后,以复国无望,饮恨而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陈达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吴兴长城人
世居颍川晋怀帝永嘉中南迁。
丞相掾,历太子洗马,出为长城令。
悦其山水秀丽,遂家焉。
其十世孙陈霸先代梁称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慧最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瀛州人
初听涅槃于邺下
后南游江表。
避周氏之祸。
有机算。
善权变。
且北僧在陈。
多乖风俗。
略无违忤。
谈者交誉之。
隋室龙兴
即观光辇邑。
光明寺
仁寿中
诏送舍利于荆州大兴国寺
龙潜道场置塔焉。
所以报旧恩也。
帝微时。
尝遇沙门相结纳云。
先是道场前。
步廊自崩。
缮治求就。
至是商度基址。
广狭适衷。
后又送吉州发蒙寺。
其所睹瑞徵。
皆具别记。
久之卒于所住寺。
释慧最
瀛州人也。
初听涅槃游学邺下
因闻即讲曾未经遍。
而言议纶综绰尔舒闲。
故为同席诸贤之所叹仰。
周灭齐日南奔江表。
复习慧门颇通馀论。
且自北僧在陈。
多乖时俗。
机权内动。
不坠风流。
多为南方周旋胶漆。
隋室定天中原安泰
便观化辇掖参听异闻。
后住光明
时传雅导而好居静退。
非贤不友。
神志宏标气调高远。
不妄受辱必清瑕累。
其立志也如此。
仁寿年中。
敕遣送舍利于荆州大兴国寺龙潜道场。
昔者隋高作相。
因过此寺遇一沙门深相结纳。
当时器重不测其言。
及龙飞之后追忆旧旨。
下诏徵之。
其身已逝。
敕乃营其住寺。
彫其旧房。
故有兴国龙潜之美号也。
并出自纶言。
帝之别意。
又道场前面步廊自崩。
僧欲治护。
控引未就。
及舍利既至。
将安塔基。
巡行显敞。
惟斯坏处商度广狭恰衷塔形。
有识者云。
豫毁其廊用待安塔。
四月八日
舍利院内忽然雾起。
斋后便歇。
日光朗照。
有云如盖正处塔空。
仍下细雨不湿馀处。
又感凫鹤众鸟塔上飞旋。
又见云间紫色状如花炬。
雨天花如雪纷纷而下。
竟不至地。
后又送舍利于吉州发蒙寺。
掘深八尺。
豫章板一条古塼六枚银瓶二口。
得舍利一枚。
水顺转。
又得一宝。
体含九采。
人不识之。
具以闻奏。
寺有瑞像。
宋大明五年
僧法均
梦见金容希世。
梵音清远。
因行达于三曲江
见像深潭光浮水上。
太守周湛等接出。
计有千斤而轻同数两。
身长六尺四寸。
金铜所成。
长沙郡送光趺达都。
文帝敕遣还安像所。
宛然符合
总高九尺馀。
佛衣缘下有梵书十馀字。
人初不识。
后有西僧
读云。
迦维罗卫国育王第四女所造也。
忽尔失去。
乃在此耶。
梁天监末
屡放光明照于一室。
武帝将请入
因事遂止。
大同七年佛身流汗。
其年刘敬宣为贼烧郡。
及寺并尽。
惟佛堂不及。
至于十年像又通汗。
湘东王乃迎至江陵祈福放光。
十二年还返发蒙至寺。
放光三日乃止。
陈天嘉六年更加庄饰。
故世传其灵异。
处处模写。
躬事顶礼图于光明。
而骨气雄干。
诚为调御之相。
今时所轻略故也。
后卒于住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慧乘隋末唐初 555 — 6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5—630 【介绍】: 隋唐时僧。
徐州彭城人俗姓刘
年十二出家。
词辩无滞,文义俱扬。
隋炀帝江都建慧日道场,延慧乘住之,号家僧
大业中四方馆仁王行道,敕慧乘为大讲主,所讲《涅槃》、《般若》、《金鼓》、《维摩》、《地持》《成实》等各数十遍。
唐初京师胜光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彭城刘氏子。
其先出汉裔。
祖欣
梁直前将军琅邪太守
父雅。
陈兵部郎中
叔祖智强。
少出家。
负重名。
陈任广陵大僧正
善成实论及大涅槃。
年十二即师事强。
服膺讲席。
十六白强。
听智嚼法师成实论。
杨都庄严寺
时有陈方继梁统
武帝尤崇尚教门。
屡阅仁王。
盛张斋席。
因获对御论义。
辞辨绝出伦辈。
上为眷眄。
四月八日
上又于寺义集。
竖佛果出二谛外义。
有法师
旧居开泰。
后入祇洹。
问曰。
为佛果出二谛外。
为二谛出佛果外。
质曰。
法师开泰
为开泰出法师
曰如鸳鸯不栖圊厕。
曰释提桓因不与鬼住。
曰鸠翅罗鸟。
不宿枯树。
曰大海不宿死尸。
皭时在座叹曰。
勍敌也。
其锋难当。
就上前。
脱所著天柱纳伽黎赏之。
由是声誉益起。
桂阳王
毛尚书
江仆射
等并伸敬慕。
隋初太尉晋王江都
建慧日道场。
奉教旨迁住仍蒙待以家僧之礼邀与入朝遇净影慧远于讲次。
谈论若倾注。
惊叹曰。
何物僧如此。
世岂复愈于此者乎。
盖未尝相识。
而创见之也。
归慧日。
益纵材辨。
寺之宿硕。
咸屈伏。
王闻之喜。
赏帛百缣。
隋高祖
将巡岱宗
驻跸伊洛。
诏遣江南关东大德。
登殿竖义。
应诏
答者靡抗。
上嗟异。
隋开皇十七年
出所积。
以金玉装饰香台一具。
施维扬永福寺
隋大业六年
诏诸郡。
别选三大德于东都四方馆
阐仁王经
仍诏充大讲主。
连三昼夜不卧。
驾幸张掖从之。
诏为高昌王曲氏。
开金光明。
曲以发布地。
升座。
八年上幸东都。
京师造七层木塔二。
荐皇考妣也。
因诏持舍利以葬。
俄而公卿士庶。
列树胜幢。
三十馀所。
兴善寺
迎佛灵骨。
禅定寺
演仁王经十二年
诏写龟兹国旃檀像于东都。
以赐郡国。
武德四年
国家初定天下。
诏谓凡乱地。
僧之是非。
难以分别。
于州县。
可置一寺。
寺留三十僧。
以示宽恩。
其馀壹从汰去。
上以洛阳天下之都会。
固非他处所得比拟。
然而虽有伪郑之变。
犹许二百馀僧。
住同华寺况尝被污。
而上素所钦向。
亦莫之问。
诏住胜光寺。
寺寔秦国功德也。
八年驾幸国学。
行释奠礼。
先是堂列三座。
拟叙三宗。
而儒杰释雄。
李之俊伟。
皆云合雾拥。
以快观听。
制曰。
老教孔教。
此土先宗。
释教后兴。
宜崇客礼。
其令老先之孔次之。
释又次之。
时乘受众所推挹。
已升座。
闻制不觉失色。
今上方在秦邸。
位居百僚上。
直视曰。
但敷帝德。
馀无所虑。
乃唱曰。
上天下地。
荣贵所资。
缘业所由。
必宗佛圣。
今将叙大致。
合具礼仪。
并合掌虔跪。
使师资据。
于是自皇储已下。
皆降席跪听。
则前赞帝德。
次述释宗。
后以二难。
双徵两教。
上加叹美。
顷之制问曰。
道士潘诞奏。
以为悉达太子
不能得佛。
六年求道。
方得成佛。
是则道能生佛。
佛由道成。
道。
是佛之父师。
佛乃道之子弟。
故佛经云。
求于无上正真之道。
又曰体解大道。
发无上意。
外国语云。
阿耨菩提。
晋翻无上大道。
以此言之。
道大佛小。
亦可知矣。
对制。
其略曰。
聃生于周末佛出于周初。
计其世。
则二十许王
论其年则三百馀载。
岂有昭王时佛。
退求敬王时道乎。
向者道士李仲卿
所叙之道。
太上大道。
先天地生。
郁勃洞虚之中。
炜烨玉清之上。
是佛之师。
不言周之老聃也。
三皇无聃。
五帝无聃。
而所谓道者
未尝无也。
关尹请著书。
窦后命兴学。
然后聃之道。
始行世。
而道非独指聃也。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不测谓之神。
夫阴阳且不可测其所生。
而又奚能生佛哉。
车胤云。
在己为德。
及物为道。
殷仲文曰。
德者得也。
道者由也。
论衡曰。
立身之谓德。
成名之谓道。
道德也者。
非必其人之霞服金冠玉圭朱履。
别号天尊
居大罗之上。
治玉京之中。
而独名大道者也。
贞观三年
于胜光寺。
舍利宝塔
像设庄严。
备诸神变。
并建方等道场。
昼夜六时。
行忏悔法以报圣上待遇之恩。
四年十月二十日
终于所住房。
春秋七十六。
门人道璋等。
奉遗命。
阇维于南山之谷口。
敛馀烬。
塔于胜光。
沙门法琳制碑文。
身历三朝。
政移六帝。
频婴宠顾。
履接纶音。
外则王公卿士。
内则妃后嫔姬。
皆禀戒香。
共申师礼。
所讲涅槃般若金鼓维摩地持成实等。
各数十遍。
璋其族属之犹子也。
善呗赞。
职充都讲。
释慧乘
俗姓刘氏
徐州彭城人也。
其先炎汉之绪。
祖欣梁真前将军琅琊太守
父雅陈兵部郎中
叔祖智强。
少出家。
陈任广陵大僧正
善闲成论及大涅槃。
年十二。
发心入道。
仍事强为师。
服膺论席备探精理。
十六启强曰。
离家千里。
犹名在家沙门也。
诸广游都郡疏诸耳目。
强从之。
便下杨都
庄严寺智㬭法师成实。
爰始具戒。
即预陈武帝仁王斋席。
对御论义词辩绝伦。
数千人中独回天眷。
至四月八日
陈主于庄严寺总令义集
当时竖佛果出二谛外义。
有一法师英侠自居擅名江左
旧住开泰后入祇洹。
乃问曰。
为佛果出二谛外。
二谛出佛果外。
质云。
法师开泰
为开泰出法师
彼曰。
如鸳鸯鸟不住圊厕。
应声曰。
释提桓因不与鬼住。
彼曰。
鸠翅罗鸟不栖枯树。
折云。
譬如大海不宿死尸。
于时㬭公处座叹曰。
辩才无碍其锋难当者也。
躬于前赏天柱纳袈裟。
由是令响通振邻国斯传。
桂阳王尚书毛喜仆射江总等。
并申久敬咸慕德音。
属陈季道离隋风远扇。
太尉晋王江都建慧日道场。
遍询硕德。
奉旨延住。
仍号家僧
后从王入朝频蒙内见。
净影慧远
道声扬播。
由来不面。
因过值讲即申言论。
义高词丽声骇听徒。
顾曰。
何处僧唇舌陵人。
复岂逾此。
王闻之弥敬其词辩。
时慧日创立搜杨一化。
并号龙象咸问义门
既爰初盛集法轮肇驾。
王乃请尽心。
言论不有见尊致结。
既承资蓄纵辩无前。
折关陈款皆倾巢穴。
甚称王望
别赏帛百段。
高祖东巡岱宗銮驾伊洛。
敕遣江南吴僧与关东大德升殿竖义。
应旨首登。
命章对论。
巧问勃兴切并纷集。
纵横骆驿罔弗丧律亡图。
高祖目属称扬。
群英叹异。
开皇十七年
杨州永福寺
建香台一所。
庄饰金玉绝世罕俦。
晋王即位
弥相崇重。
随驾行幸无处不经。
大业六年
有敕郡别简三大德入东都
四方馆仁王行道。
别敕为大讲主。
三日三夜兴诸论道。
皆为折畅靡不冷然。
从驾张掖
蕃王毕至。
奉敕为高昌王曲氏讲金光明。
吐言清奇闻者叹咽。
曲布发于地。
践焉。
至八年在东都。
西京奉为二皇双建两塔七层木浮图。
又敕送舍利瘗于塔所时四方道俗百辟诸侯各出名珍。
兴善寺北天门道南。
树列胜场三十馀所。
高幢华盖接影浮空。
宝树香烟同云雾。
迎延灵骨至于禅定。
佥共请开仁王经
华俗士庶正道日登。
咸嘉赏赞。
十二年于东都图写龟兹国檀像。
举高丈六。
即是后秦罗什所负来者。
屡感祯瑞故用传持。
今在洛州净土寺
会隋室分崩唐皇御历。
武德四年扫定东夏
有敕伪乱地僧是非难识。
州别一寺留三十僧。
馀者从俗。
上以洛阳大集名望者多。
奏请二百许僧住同华寺。
等五人敕住京室。
于时从伪郑词被牵连。
主上素承风问。
偏所顾属。
特蒙慰抚命住胜光。
秦国功德咸归此寺。
武德八年
岁居协洽。
驾幸国学将行释奠。
堂置三坐拟叙三宗。
众复乐推为导首。
时五都才学三教通人。
星布义筵云罗绮席。
天子下诏曰。
老教孔教此土先宗。
释教后兴宜崇客礼。
令老先次孔末后释宗。
当尔之时相顾无色。
虽登坐情虑莫安。
今上时为秦王
躬临位席。
直视面目未曾回。
频降中使十数教云。
但述佛宗光敷德。
一无所虑。
既最末陈唱谛彻前通。
乃命宗云。
上天下地荣贵所资。
缘业有由必宗佛圣。
今将叙大致理具礼仪。
并合掌虔跪。
使师资有据。
声告才竟。
皇储以下爰逮群僚。
各下席䠒跪伫聆逸辩。
宣帝德云。
陛下巍巍堂堂。
若星中之月云云。
次述释宗。
后以二难双徵两教。
玄梯广布义网高张。
莫不蹑向风驰应机云涌。
既而天子回光敬美其道。
群公拜手请从弘业
黄巾李仲卿
结舌无报。
博士祭酒等。
束体辕门。
慧日更明法云还布。
当又下诏问曰。
道士潘诞奏。
悉达太子不能得佛。
六年求道方得成佛。
是则道能生佛。
佛由道成。
道是佛之父师。
佛乃道之子弟。
故佛经云。
求于无上正真之道。
又云体解大道发无上意。
外国语云阿耨菩提。
晋音翻之无上大道。
若以此验。
道大佛小。
于事可知。
报略云。
震旦之与天竺
犹环海之比麟洲。
聃乃周末始兴
佛是周初前出。
计其相去二十许王
论其所经三百馀载。
岂有昭王世佛而退求敬王时道乎句虚验实足可知也。
仲卿向叙。
道者有太上大道。
先天地生。
郁勃洞虚之中。
炜烨玉清之上。
是佛之师。
不言周时老聃也。
且五帝之前未闻有道。
三王之季始有聃名。
汉景已来方兴道学。
穷今讨古道者为谁。
案七藉九流。
经国之典。
宗师周易。
五运相生。
既辟两仪。
阴阳是判。
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不测谓之神。
天地于事可明。
阴阳在生有验。
此理数然也。
不云有道先天地生。
道既莫测从何能生佛。
车胤云。
在己为德及物为道。
殷仲文云。
德者得也。
道者由也。
言得孝在心由之而成也。
论衡云。
立身之谓德。
成名之谓道。
道德也者为若此矣。
卿所言道宁异是乎。
若异斯者不足归信。
岂有头戴金冠身被黄褐。
鬓垂素发手把玉璋。
别号天尊居大罗之上。
独名大道治玉京之中。
山海之所未详。
史之所不载。
大罗既焉有之说。
玉京本亡是之谈。
言毕下座。
举朝属目。
此时独据词宗。
馀术无为而退。
一席杨扇万代舟航。
可尚可师立功立事。
近假叨幸之力。
庇护念之恩也。
贞观元年
以衔荷特命义须崇善
奉为圣上于胜光寺起舍利宝塔
像设庄严备诸神变。
并建方等道场。
日夜六时行坐三业。
贞观四年十月二十日
终于旧房。
春秋七十有六。
门人道璋先奉遗旨。
南山谷口焚之。
私敛馀灰还于胜光起塔。
沙门法琳为制碑文。
见于别集。
释蒙据道护法为心。
抚物恤穷弥留情曲。
而词辩无滞文义俱扬。
写送若流有逾宿诵。
此之一术殁后绝踪。
而身历三朝政移六帝。
频升中殿面对天颜。
神气消散映彻墙仞。
自见英德莫不推焉。
又卿士王公妃嫔庶族。
皆禀涂香申明供礼。
所讲涅槃般若金鼓维摩地持成实等。
各数十遍。
璋即乘之犹子也。
少所恭奉。
立性诚悫偏能呗赞。
清啭婉约有势于时。
每为都讲亦隶伦则。
京邑后附多向其尘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陈权陈朝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陈权 思王 陈武帝子558年追封
简介
陈权南朝陈开国君主陈霸先之子,早夭。